出了这种事情,无论太子怎么做,都是错!筆趣庫
太子当然知道这一个坑,而且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超级大坑,他绝不可能主动跳进去。
“儿臣以为,既然魏国公已经禀明了此事,想必一定已经掌握了证据,还是交给魏国公去查办比较好。”
太子明明知道魏国公是比较偏向于汉王的,但是在这种情况下,也只能交给魏国公徐增寿去办了。
若是他坚持由太子**的自己人去查,反而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,必然惹出更多麻烦。
好在魏国公是个知道轻重的,就算他偏向于汉王,以魏国公的做事风格,应该不至于做的太过分。
其实,汉王也认为魏国公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从他主动给朱棣上奏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,徐增寿一定已经掌握了非常关键的证据,由他去查这个事情最合适不过。
而且,魏国公可以算是汉王的人了,汉王朱高煦当然希望徐增寿去查办此事。
而且这个提议还是太子主动提出来的,汉王干脆就随声附和道:“儿臣以为,魏国公素来公忠体国,不失为……”
还不等朱高煦把话说完,朱棣就摆了摆手:“不行。”
不行?
朱棣竟然拒绝让魏国公去查这个事情?
不管是太子还是汉王,全都无法理解。
“传旨,着本次科举作废,再考时限不日公布。”
“再传旨,着杨士奇等各归本职,由朕亲自督考。”
“再传旨,令锦衣卫指挥使并安北卫指挥使,即刻进宫。”
还差一场就要考完的春闱,竟然作废了,必然群情汹涌舆论滔滔,无论再这么遮掩那些考生都必然能够猜到这次科举出事了。
事关科举的案子,必然就是大案,一定会弄的天下震动。杨士奇他们那几个考官,不论本身有没有罪行,只要出了事他们都难辞其咎,必然要换掉的。
出了这么大的事情,只有皇帝本人亲自出面,才能安抚得住。
而且,由皇帝本人亲自督考的事,早就已经有了先例,洪武三十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,朱棣只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。
至于说推举魏国公徐增寿去查办这个案子,只能说汉王和太子终究还是太年轻了,远远不吐徐增寿的老成和稳重。
徐增寿故意上疏,而不是亲自向皇帝“打报告”,其实就是在躲这个事情呢。
科举舞弊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