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官德,以自己的优良品行和实际行动,为世人百姓树起楷模,影响和扭转社会不良风气。
《墨学》中的《兼爱》篇,就是墨子门徒对其演讲所作的记录,兼爱理想贯穿于墨子的全部学说,也是墨子终生的热忱和执著追求。墨子所处的时代,正是一个社会大动荡,大改组的时代,墨子学说的主旨是为医治各种社会疾病开出良方,在他看来,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各种弊端,其总病根在于人们之间“不相爱”,“天下之人皆不相爱;强必执弱,富必侮贫,贵必傲**,诈必欺愚,凡天下祸篡怨恨,其所以起者。来实现.因而把所有“有道者劝以教人”,他还形象地把人受教育比喻为染丝,人通过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人生下来。善少恶多,只有通过教育培养才能成为对社会服务的有用之人。总的来说在他看来,“教育是兴万民之利,除万民之害”的有效手段,他一生身体力行,以身施教,以自己执著精神蠢言传身教达到“从属弥众,弟子弥半”。墨子的一生把广大平民教育对象,为实现其“兴利除害”的社会抱负,从育人出发,为改造社会奠定基础,他认为“官无常贵,民无终**,有能则举之”,主张教育平等,受教育平等,被举荐平等,要打破传统“宗法”等制度,给人民群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。
墨家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“非攻”。墨家的这种军事战略与战术思想的基本特征——是建立在“兼相爱、交相利’’思想基础上的。“非攻”的主旨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。墨子认为,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。在墨子眼里,兼爱可以止攻,可以去乱。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,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。
但是,尽管有如此多精彩绝伦的思考,墨子还是把事情看简单了。在他那里,人民群众似乎只有物资需求,没有精神需求;只有经济利益,没有**利益;只有物质文明,没有精神文明。什么思想权利、言论权利都可以不要,因为非如此而不能“尚同”。“君权重于民权”,人民群众将思想言论的权利交给统治者,自己只承担反映情况提意见的义务,这就是墨子的主张里最大的败笔,也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陈龙走出墨门的那一刻,史涣也回到了曹安民的身边。曹安民消瘦的身影捻须而立,似乎能洞察一切,史涣心里微微惶恐,自己该不该把陈龙放过自己的事情全盘相告呢?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