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也不在乎,家里给找个先生都比学里的老学究有学问,这才没耽搁课业。
心里大概有了底,秦栗安慰他们:“不要急,俚俗卑下,难登大雅之堂,咱们先不与小人计较,先等院试过了再说,到了府学有的是机会,以后再慢慢算账。”
“嗯。”
……
院试,主要指的是每年举行的童生“入学”考试,大延三年两考,凡经府试录取的“童生”皆可参加。
院试的报名、填写履历、廪生作保的过程基本与府试、县试一样。通常由各省学政在省内各府州轮流举办。
考试那日场外考生人头接着人头,还好三月的天气不热,那么多人挤在一处也只是拥挤,没有太多异味。
考试时,学政亲自到考场外点名入场,考生必须经过全面检查,然后到指定座位。点名结束后,升炮封门。
学政坐大堂亲自写试题,主要考八股文与试帖诗,并默写《圣谕广训》百数十字。然后由文书用二尺高一尺宽的纸写成大字,贴在木牌上面,擎游供考生看,考生看后将题目抄下立即作文。
题为八股文章一篇,题目限在四书以内,同时还要做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,当日午后三点交卷。
秦栗看了题目,将其誊抄在草纸上,八股在赵砚寒半年多的努力教导下已经熟练掌握,不管什么都能有理有据的长篇大论,写的头头是道。
作诗也不是他的弱项了,虽不至于精通,但也是信手拈来,况且有着唐诗三百首底蕴的秦栗怎么写也不会差!M.
考试分为正试、复试两场,为防止作弊,通常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来评卷。
第一场考试的录取人数为最终录取秀才的一倍,第二场考试再筛掉一半考生。通常情况下,秀才录取名额根据各地经济文化不同,各县录取人数从数人到二、三十人不等,由于名额有限,因而在古代,白发苍苍却仍为童生者比比皆是。
秦栗不知道那些白发苍苍的童生们是幸还是不幸,为了个秀才功名考了一辈子,也不一定有结果,到最后只能被称为“老童生”或者“白发童子”。
院试对于秦栗来说并不难,考中是十拿九稳的事情,只是要取到好名次还得在细节处打磨润色,更多的时间秦栗都用在打磨润色上。
两场考试下来大多数学子都累趴了,科举考试不仅是学识,身体素质的比拼,也是心理素质的比拼。
秦栗在考第二场的时候听到外面传来动静,一个考生因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