妻族的第二代,也慢慢长成了。
折嗣伦之子折从学、折从存,比野利克成略小,但他俩一个喜爱文学,竟然学文去了,武艺很一般,另一个小时候生过大病,身体瘦弱,也当不了武将。
三子折从远今年才四岁,看着比较健康,折嗣伦寄予了厚望。
没藏氏嫡脉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才,可惜了。
倒是几个女子长得不错,一直要送到邵树德身边服侍。邵大帅很尴尬,本不想要,但看了一眼那几位小**长相、身段后,装模作样收下了。
草原羌胡,也太不懂礼法了,一代代往大汗身边塞女人,太过分了啊。
赵氏、封氏的第二代、第三代,几乎都以读书为主,从事政务工作。
不过他们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,至少骑马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。挥刀子砍人时也不是全无章法,多多少少练过一些。
武艺、文学、兵略,各方面都要涉及。国朝又不文武分家,以后邵树德如果建立新朝,他也不打算严格区分文武官员。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?
出将入相,固然对皇权有威胁,但过犹不及。一堆只会读书的文官,外加文化水平低下甚至不识字的将领,固然不容易造反,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仔细巡视过归德军将士家人的安置处后,邵树德和两位横山“公主”,在众人跪拜中乘车离去,连夜赶回了龙池宫。
方出门一日,案头就积了不少军报。当然都不是特别紧急的,两位“宰相”处理过之后,已经分发下去差人**了,无需经邵树德之手。
这就是传说中的“相权”。明清的学士们一定很羡慕隋唐的宰相,他们的权力太小了。而国朝这个相权,还是三省六部制削弱过的版本,可想而知之前权力有多大。
古来“拜相”,“拜”这个字用得很形象,说明了一切。
邵树德随意翻看了下。
杨行密已经讨平舒州,正在围攻歙州,屡攻不克,听闻打算招降处理。
钱镠得了镇海军节度使旌节后,对董昌不太尊重了,似乎觉得可以平起平坐了。
王审潮被正式任命为福建观察使,大喜,遣军士押送大批财货珍宝送往长安,福州战局行将落幕。
朱全忠请徙盐铁于汴州,朝廷当然不许。但这或许是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