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情形有点类似邵树德与朱全忠在洛阳、汝州一带的长期僵持。)
唐军其实表现不好,李渊不得不召回前往关东洛阳的部队,增援李世民。
这一次,唐军有了兵力优势,经济后勤上的优势更是一直远胜于西凉。但李世民依旧下令坚壁不出,以守为主。随你挑战,爱咋地咋地,之前七个月我都忍了,就与你耗,发挥自己的后勤优势,直到你撑不住。
李唐拥有的关中,与薛举拥有的西凉,在经济体量上本来就不是一回事。
但李世民被人坑了。他生病卧床,将指挥权交了出去。
“行军长史刘文静、殷开山观兵于高墌,恃众不设备,举兵掩其后,遂大败,死者十六,大将慕容罗睺、李安远、刘弘基皆没。”
刘文静、殷开山觉得唐军兵多啊,后勤也足,有这两大优势,为什么不和人家决战?
出营,出营!于是惨败,损失了60%的兵力,长安震惊。
这几乎是一场足以摧毁李唐基业的失败,就因为一次不理智的决战。明明耗下去胜算就更大,为什么急着决战呢?我现在有70%胜率,再等等可能有90%,听起来似乎都一样,但有时候老天就是会给你开玩笑。
不过李唐的运气不错,薛举突然病死了,西凉军内部出现问题。而且,之前李世民判断薛举粮少,于是坚壁不战,这個判断依旧是有效的。而李唐的本钱确实厚,在经历了如此一场惨败之后,依然能凑出兵力,继续与薛仁杲耗。
两军相持六十多天,西凉军断粮,李世民判断决战时机成熟,于是决战,大破薛举。
邵树德与朱全忠的决战,两军开辟多个战场,相持一年,直到梁军北线出现巨大的漏洞,邵树德投入预备队,一举击败葛从周,撕开防线,然后南下,陈许数次大战,围歼庞师古集团,取得全胜。
作战思路,与李世民这场是不是惊人的相似?
正奇相合,正兵一定要稳,别乱来。时机成熟后可以投入奇兵,这才是胜率最高的用兵思路。
>刘文静仗着兵多,主动决战,按理来说应该赢的,但战场上瞬息万变,和你讲什么理?你七成胜率又如何,人家薛举就是把握住了那三成的机会,一战让你“死者十之六七”。
(2)
再说说李世民打河北,灭刘黑闼的战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