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此刻郭宁询问移剌楚材,不止考校,更多是试探移剌楚材的诚意。
好在移剌楚材并没打算蒙蔽郭宁。
移剌楚材捋了捋胡须,长叹一声道:“郭郎君谙熟边地军务,想来也清楚,当此秋高马肥之时,蒙古军很快就要南下了。”
这句话一出口,身边数人,乃至从骑们的呼吸都微微一滞。
唯独郭宁轻笑两声:“蒙古军即将南下之事,对中都朝堂有何影响?又与我们这次行动,有什么关联?”
“不瞒郭郎君。这些年来,朝廷的兵力、财力、物力,越来越多地倾向北疆战事。而掌握如此巨量的资源调度,同时也就掌握了朝堂上的权力。所以,每次与蒙古人的战争之前,朝堂上的激烈斗争便不可避免,这已经成了传统。”
移剌楚材回忆着道:“比如大安三年那一次,率先赢得大权的,是平章政事独吉思忠、参知政事完颜承裕、参知政事、尚书右丞奥屯忠孝……”M.
“结果野狐岭一败,丧师数十万,两个宰执随即垮台。”
“正是。”移剌楚材又捋了捋胡须。
他在馈军河营地颇受优待,但军营里的照顾,终究不似中都城里那般精细,他的长胡须难免纷乱,须得时时刻刻梳理。
“到了去年,我大金与蒙古,在太原大战。这一回试图藉机掌握权力的,是右丞相仆散端和尚书右丞奥屯忠孝这两名宿将。另外,因为去年的丧败引起朝中群臣的汹汹抨击,所以这一回参予军务谋划的,又加上了宗室的代表完颜福兴等人。还有已经致仕的著名儒臣贾铉也受诏起复,出任参知政事。乍一看,可谓文武协力,群贤齐聚。”
郭宁只是摇头,皆因此后在密谷口一战,奥屯忠孝所领数十万雄师崩溃,这一班人,立即就四分五裂,全都被踢出了朝堂。
在这班人后头,才轮到了现在的左丞完颜纲、右丞徒单镒。
“晋卿的意思是,现在朝堂上又闹腾起来了?”
移剌楚材瞥了一眼身边似笑非笑的杜时升,应声答道:“那是自然的,只不过,这会儿跳得最高的,既不是完颜左丞,也不是徒单右丞。而是新任参知政事的两位,户部尚书胥鼎和刑部尚书王维翰。”
这两位,可都是杜时升的老朋友了。虽说杜时升早就心灰意冷,可听到移剌楚材用这般语气提起旧日同僚,仍然不舒服:“这两个,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,哪有参予军事的本领?他们原也动摇不了完颜左丞的地位。”
移剌楚材连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