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“所以说,现在最大的问题,还不是战事?”
朱由榔皱眉看着手中南京方面急递过来的内阁奏章,以及两份内阁签发的公文。
文中,瞿式耜提到了三件事情。
其一,是北方政权重建。
北方诸省,这番战胜之后,瞬时间就要多出几十个府,数百个县,需要大量的得力官吏人手。
但官员选用又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那就是光烈朝毕竟是依托于南方建立的政权,朝中官员,均以南居多,尤其是两广,如此一来,恐难平衡,容易为日后党争埋下隐患。
这话,也就是瞿式耜这种从龙元老敢说了,其余人,无论支持哪一方,都容易招人记恨。
其二,便是北方的流民问题。
只是已经从清军手中完全光复的淮北、襄樊地区,流民问题就不下数十万。
可以想象,在完全拿下山东、河南、北直、山西各省以后,明廷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加深重。
这几乎是一个无底洞,要吞没不知多少粮食、银钱。
故而,内阁加大了今年夏收粮食的收购,财部增派三百五十万元预算。
但在这个决议在七科(六部增设了财部,六科自然也要增设财科)那边,遇到了钉子。
财科认为光烈七年,内阁批复的财政支出实在太多,有赤字风险。
仅军费一项,先后已经不下两千万,毕竟是战时,这倒是能理解。
但正因为如此,其他方面就该缓一缓,粮食问题完全可以等到秋收,或者光烈八年再进行。
内阁商议后,又提出这笔钱可以使用银行发行国债,同样被批驳。
自光烈三年以来,国债发行已经超过八百万,自明年起,连本带息,财政每年至少就要还一百七十万,再发行,一方面是在挑战市场对于朝廷的信任,另一方面,同样会导致明年财政出问题,这是典型的“寅吃卯粮”。
重组内阁以后,明廷**的官方文件事实上有两种,一个是皇帝亲发的圣旨,一个是内阁签发的公文,被称为“公帖”或者“阁帖”。
无论是哪一种,按照制度,都必须由七科给事中审议。
当然,这些制度基本上都是给“后来人”设立的,对于朱由榔这种皇帝而言,他活着一天,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故而光烈朝的圣旨下发中,所谓“审议封驳”完全就是走流程,朱由榔随身携带一个给事中,唯一任务就是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