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土大唐,南瞻部洲……我明白了,多谢大师解惑。”
李君寿说到这,便不再多问。
和尚也不多说,随后从袖中掏出那本经书,递向李清。依然没有说话,只顾微笑。
孩子哪里明白这是什么意思?顿时有些手足无措,望向自家堂哥。李君寿神情微变,但很快又恢复如常,手执佛礼,将孩子拉到了自己身后。
“我这弟弟愚钝,怕是领悟不到佛法之精髓,恐要辜负大师好意了。”
这段话,李君寿是硬着头皮说的。
先前和尚与那黑衣男子的对话,李清听不明白,他却是听懂了十之七八。和尚从南海一路追至这澧州地界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为了夺回方寸山丢失的经书,《灵胎地藏经》。他若没有猜错,和尚手里的经书应该是不烬佛国的某种修炼功法,而且品秩不低。否则,和尚也不会以此作为杀人的借口。
一个得道高人,突然送你一本修炼秘籍,什么意思?
要么收徒,要么结缘。
可无论是哪一种,一旦接过这“缘”,便是种下了巨大的“因”。尤其是佛门,出家人最懂因果,也最擅长讲因果。李清若是接过经书,等于入了半个佛门,当了半个和尚。这种事情,李君寿哪敢随便答应?
毕竟自家堂弟可是三叔家的独苗,还要传宗接代不是?
何况与这和尚萍水相逢,不知根脚,万一有什么算计呢?与人打交道,诚心固然重要,但也得留个心眼,好事不怕多磨。
幸好那和尚也不在意,微笑着收回手,目光清澈,凝视着群山的方向。昏黄的日头徐徐垂下山岗,开始入夜了。
见和尚闭口不言,李君寿也很识趣的领着李清二人退到了一旁。
虽然明面上并未表现出什么,但此时的李君寿,内心的震惊与恐惧,几乎已经到了难以掩饰的地步。
和尚口中所说的“大唐”,至少都是一甲子以前的事情了。而所谓的澧州地界,正是南楚国的前身。从和尚与那黑衣男子的对话中可知,眼下为大唐贞观年间。也就是说,自己三人,来到了三百年前!
“这,怎么可能呢?”李君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和尚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突然回头朝他笑道:“三位施主既是外乡人,想必尚无落脚之处。天色渐暗,若信得过小僧,可与小僧同行。”
李君寿闻言不敢迟疑,当下双手合十,恭恭敬敬道:“多谢大师救命之恩,我等惶恐,还劳烦大师带